此课在“中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系列活动暨第八届中小学优秀音乐课展示与交流活动”上进行展示与推广
《樱 花》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广西桂林市中山中学 周 颖
指导老师:甘 群、唐水军
【教学内容】
歌曲《樱花》,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亚洲弦歌》。
【教材分析】
《樱花》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亚洲弦歌》的歌唱内容。这首歌曲是日本传统民谣的典型代表。歌曲的旋律多为级进,词曲关系以一字一音为多,速度稍慢、节奏舒缓。其音乐采用日本独具特色的包含两个半音的“都节调式”。歌词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樱花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演唱《樱花》中了解日本音乐文化特点,理解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了解中国文化对其深刻地影响,激发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用体验、探究、演唱、合作等方式学唱和赏析《樱花》,初步感受、理解表现日本音乐文化风格及相关知识。
3.知识与技能: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樱花》,学唱与感受日本都节调式。
【教学重点】
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樱花》,感受日本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樱花》最后一句的音准把握。打击乐器、二声部与演唱之间的配合。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钢琴、按铃、木箱琴、节奏棒、卡纸
【教学方法】
体验法、对比法、探究法、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感受与体验
1.顽固节奏练习:
2.二声部伴奏体验与表现
(1)生拍击节奏,师用按铃范奏。
(2)请1生上台模拟教师演奏。(四小节)
(3)全班用“du”模唱四小节。
(4)1生上台在师指挥下敲击木箱琴四小节。
(5)全班男生节奏棒模拟木琴敲击四小节。
(6)播放《樱花》伴奏音乐,两名学生随乐演奏按铃和木箱琴,女生用“du” 模唱按铃旋律。
导出课题:《樱花》
二、新课教学
(一)师范唱《樱花》,感受歌曲情绪。
(二)认识都节调式。
1.听辨按铃音高,感受都节调式各音, 柯尓文手势构唱都节调式。
2.讲述都节调式。
(三)学唱歌曲旋律
1.解决难点乐句。
2.寻找旋律特点(单乐句反复,旋律以级进方式进行)。
3.感受节奏,强调音色及气息的运用。
(四)演唱歌词,给歌曲做情绪上的处理。
(五)结合按铃、木箱琴和节奏棒有感情的演唱《樱花》
三、创编活动
(一)学生用都节调式进行创编。
(二)教师京剧唱腔改编《樱花》展示。
四、拓展探究
(一)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对比。
欣赏京剧《贵妃醉酒》和日本歌舞伎《杨贵妃》片段。
思考:两者在化妆、表演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二)传统乐器对比。
1.尺八与萧
2.三味线与三弦
3.筝与古筝
五、小结,下课。